初夏,从国内返回朝鲜的袁世凯终于再次走进汉城。

之所以回来的比较晚,一是因为走陆路的关系,绕了个大圈,另外就是近卫军沿途都在绘制军事地图和熟悉地形,所以耽搁了一些时间。

再和近卫军接触的这段时间里,袁世凯对军队的感官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首先是近卫军的装备带给袁世凯的冲击。可以两个人背着就走的火炮、一只手就能拎起来跑的连珠枪,这些别说见过,听都没听过。相比这两样,那种只要上一次弹就可以连续射击的步枪就比较容易接受了。而给袁世凯冲击最大的,还是近卫军的纪律。

令行禁止!这是一支强军的标志,千古颠簸不破的真理。然而真正带过兵的袁世凯却知道,要想做到这一点有多么的难。可是近卫军不但做到了,而且做的超乎想象的好。

他们可以在一声令下就连续行军十二个小时,也可以趴在草地里一动不动一天一夜。即使是露营,营地也会被打扫的干净整洁,而士兵们自己的装容,更是一丝不苟到了苛求的地步,就连被褥,都会在叠好后用木尺测量以求完全符合标准。

如果只是一天,可以理解;两天三天,也能做到,但是持之以恒……

袁世凯实在想不到究竟是怎样的训练,让这些曾经人们眼中的兵痞变成现在的这样的。

至于训练,更是严格的不近人情。在搏击对抗中,那些士兵眼中的对手不再是自己的战友,而完全是不共戴天的仇敌。在射击训练中,哪怕只是打出了四十环的成绩,也要被吊砖头加练。

看到这样一支军队,袁世凯终于明白为什么在皇宫里皇上会问出那句话了。和他们一比,自己引为脊柱的庆军就是渣啊。

能打造出这样一支军队的人,那得是什么样的人啊。

所以在沈阳拜会刘少卿时,袁世凯几乎是怀着朝圣一样的心情来面对这个比自己小十二岁的青年的。因为他是真的被折服了。至少是在练兵或者说军事这一方面。

虽然父亲的去世给载恬带来不小的打击,但是日子毕竟还要继续。而且日本人的压力始终像一把刀架在载恬的脖子上,让他不得不奋力向前。无论如何,也不能再败给鬼子啊!

所以,在给奕譞守了七七之后,刘少卿就被皇帝派到了东北,来完成东北新军的检验和东北练军的整编工作。

载恬要求,不管是直隶的新军还是那里的新军,只有经过刘少卿的认可之后,才能正式称之为近卫军,才能被皇帝授予番号和军旗,例如在直隶的近卫第一到第五师,以及在山东的近卫第六师和近卫军海军独立旅。

此时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生于1871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巴士只为原作者此时鱼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此时鱼跃并收藏生于1871最新章节第一零四章 立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