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我们就要看看如何才能获取足够的军费了。”

重新直起腰来的山县有朋将目光投向了大藏相松方正义。

这回轮到松方正义苦笑了。

“帝国目前的经济状况,您是清楚的。我们在今年遇到的经济危机,至少还要两到三年才能完全摆脱。而且这还是乐观的估计。”

日本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进入资本主义阶段和开始产业革命的。当它1868年建立明治政权跨入资本主义门槛时,欧美先进国家已经完成了产业革命,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为了避免沦为欧美国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日本在明治维新中,提出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目标。在改革落后的封建制度的同时,从增强军事力量和培植资本主义经济出发,在1868~1885年间,在接收幕府和各藩经营的军工厂和矿山的基础上,引进英国等西方先进国家的技术设备,聘用外国专家和技术人员,建设了一批兵工厂、采矿场,以及以生产纺织品、水泥、玻璃、火柴为主的民用“模范工厂”。这批官营工厂企业的建立,标志着日本产业革命的开始。

进入19世纪80年代以后,明治维新各项重要改革陆续完成,政局日趋稳定。1880年后明治政府廉价地向私人转让官营模范工厂为契机,出现了私人创办和经营近代企业的**,产业革命进入了迅速展开的新阶段。

1880~1885年日本政府又整顿了货币,稳定了通货,为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大规模地输入外国技术设备,促进私人向工矿业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日本政府将工业重点转向军事工业,同时为了向国外采购军工产品而增加赋税,使得刚刚开始发展的企业背上了包袱。同时,由于清政府也开始发展工业,日本的民生产品出口受到极大的影响。

日本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靠农民交纳的地租和地税,进口机器设备主要靠出口生丝的收入,工业品的市场也主要靠占人口70%的农民。而农业是沿着半封建的小农经营的道路发展的,广大农民长期呻吟在高额地租和地税的压榨之下,生产和生活都极为低下。主要来自农村的工人,工资也极低,并受着封建性的盘剥。落后的农业、狭小的国内市场同迅速发展着的大工业之间的尖锐矛盾,加上清国的竞争和西方国家的打压,使刚刚发展起来的纺织工业,在1890年就陷入了生产过剩危机。

“那么,帝国只能寻求外国的结款了!”井上操六道。

山县有朋皱了皱眉头,他首先看了一眼伊藤博文,见后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生于1871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巴士只为原作者此时鱼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此时鱼跃并收藏生于1871最新章节第一零四章 立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