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开始寻找机会离开这里,因为他的目标是大明王朝的权利中枢――北京。[173]

但是他清楚,一个西方人游走在中国内地,是充满危险的,只有得到相关特权的庇护,才能去纵穿这条相当于从马德里到柏林的旅程。这位满嘴中国话的意大利传教士越来越感觉到,利用好中国官员的裙带关系,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啊。任何一个在地方上有头有脸的人物,都能在京城里攀援上自己的靠山,利玛窦坚信,只要自己继续做好自己的角色,广泛结交官场,北京之路总有一天会畅通无阻,他在等待这样的机会。

1598年盛夏的一天,一位客人来访,此人名叫王弘海,曾官至南京的礼部尚书,后遭官场阴谋而请辞。返回广东老家时曾与利玛窦有过接触,对传教士的天文学造诣很是欣赏。现在他官复原职了,因此想举荐利玛窦前往北京面见天子,如若能获得皇帝的首肯,那岂不是也为自己的仕途增加一份筹码。这就是中国的官场游戏规则,利玛窦早已清楚,所以他才广种薄收,说不准谁就可以一鸣惊人,给予他最有价值的提携。

但是利玛窦的第一次北京之行非常不顺利,王弘海的奏折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利玛窦也更加真切的看到了大明王朝糟糕透顶的政治局势,在万历这个昏君治下的京城,皇宫里的太监们沆瀣一气,把持朝纲,文武百官的建言很难被传达到皇帝的耳朵里。此时利玛窦也陷入经济困顿之中,他十几年来的开销主要依靠澳门的葡萄牙商人提供,偶尔也会获得中国官场人士的资助。但是在陌生的北京,澳门的汇票兑不出银钱,又没有可靠的关系网,无奈之下,他只得选择离开。利玛窦的心情可想而知,他愤懑的写道:“北京就像巴比伦一样混乱,充满了罪恶,没有正义,也没有救赎的希望。”

接下来的几年,利玛窦生活在南京,对北京的失望并没有使他消沉,中国几千年来奇特的政治,他无法改变,只有接受。中国的文士在官场失意时,可以寄情于山水之间,但是利玛窦还做不到这一点,他在骨子里还是一个执着的传教士,只有继续等待机会。

1600年,在地方官员的帮助下,利玛窦再次沿京杭大运河北上。为了博得龙颜一悦,他特地准备了觐见皇帝的礼物:几幅圣母与基督的画像,一本天主教祈祷书,和一个十字架形状的圣物箱,这些物品对于天主教徒来说都具有无比神圣的意义。但是他很怀疑,皇帝能否对这些东西产生兴趣,于是他又带上了两副玻璃三棱镜,一架铁弦琴和两座自鸣钟,这些讨巧的物件或许可以派上用场。

这次北京之行也是费尽了周折,船行至天津,便被朝中太监扣留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十字传奇――基督教与西方文明史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巴士只为原作者望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望岳并收藏十字传奇――基督教与西方文明史话最新章节(4) 殉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