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受一部公正的法律统治,比受一个勇敢的人统治要好得多。(173)

――亚里斯多德

1122年《沃尔姆斯协议》的签订,使德意志皇帝与罗马教皇的授职权之争暂时告一段落,但是协议里那些模棱两可的文字,不可能使争执得到彻底的解决。tz

三年后,亨利五世病故,前后四位皇帝延续了一个世纪统治的萨利安王朝终结。德意志贵族们否定了世袭制原则,通过选举的方式将萨克森公爵洛塔尔三世推上皇位。这位皇帝也与前任一样,率军南下意大利,并获得教皇的加冕,在他的任期内,德意志与罗马教会的关系大体上比较融洽。而且罗马教会再度选择德国人作为结盟伙伴和保护者,格里高利七世时代所培养的同盟者诺曼人则继续敌视教会。

1138年,施瓦本公爵康拉德三世同样通过选举的方式成为皇帝,德意志历史上最强大的霍亨斯陶芬王朝开始了。不过这个王朝的开端却差强人意,康拉德困于国内的局势,而无法分身前往意大利去寻求皇冠加冕。更糟糕的是,由他和法王路易统领的第二次十字军东征以彻底的惨败而收场,这使得世俗君王们在欧洲一段时间里都抬不起头来,因此,康拉德长达14年的帝王生涯中,到死也没有获得那尊皇冠的加冕。

从东方失魂落魄的返回德意志四年后,康拉德将皇位传给了已到而立之年的侄子,史称腓特烈一世。在长达38年的皇帝生涯中,这位英武暴烈的君王先后六次南下,给意大利人带去了无尽的战火和灾难。因其满脸红色的胡须令人望而生畏,意大利人送其绰号“巴巴罗萨(红胡子)”。

由于叔叔始终没有得到罗马教皇的加冕,所以腓特烈一世急于获得教会认可,他向教皇尤金三世许诺将不遗余力的保护教会,以换取在罗马的加冕,而罗马教廷此刻急需德意志人来帮助扑灭罗马市民的自治。

1154年,得到教皇承诺的腓特烈南下意大利,美滋滋的企盼着黄袍加身的美妙时刻。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就在自己前往罗马的路上,尤金教皇已经一命呜呼了,前来礼迎德国人的是新任教皇阿德里安四世,这是唯一的一位英格兰人教皇。两人的初次相遇,充满了戏剧性。

400年前,丕平为教皇牵马的行为,获得了教会乃至整个基督教世界的一致褒扬,这也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礼仪传统,即世俗君王见到罗马教皇时,应主动为其牵马以表尊敬,这仅是一种象征性的礼节。但是已经习惯于帝王作风的腓特烈,全然忽视了这样的礼仪,或许他在内心里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意愿,而且他的叔叔一生也没有到过意大利,更别提将这样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十字传奇――基督教与西方文明史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小说巴士只为原作者望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望岳并收藏十字传奇――基督教与西方文明史话最新章节(4) 殉道者